Deparialancea(Thunb. )Fraser-Jenk.NewSp.Syndr. Indian Pteridol. 101. 1997.
根状茎细长而横走,黑棕色,被鳞片;鳞片褐色,披针形,边缘全缘。叶为单叶,长 20~50cm,远生;叶柄长 8~20cm,基部黑棕色,向上禾秆色,幼时通体密被披针形鳞片,成熟后叶柄基部以上的鳞片脱落;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 20~30cm,中部宽2~2.8cm,不分裂,中部最宽,向两端渐狭,边缘全缘或有时呈波状;主脉(叶片主轴)明显,无毛,远轴面圆形隆起,近轴面有浅纵沟,侧脉不明显,斜向上, 每组有小脉 3~4,通直,平行,直达叶边;叶片厚纸质或近革质,干后暗绿色,无毛。孢子囊群线形,生于每组小脉的上侧一脉的上侧或上下两侧;囊群盖线形,宿存。
产地:七娘山(张寿洲等 SCAUF950 )、梧桐山(李沛琼 802 )、羊台山(深圳植物志采集队 013681 )。各地常见,生于山谷林下、溪边,海拔 10~500m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和云南。尼泊尔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越南、日本和菲律宾。
用途:全草药用。